“露天篮球场里坐满了观众,人们把锅盆、矿泉水瓶当鼓敲,为支持的球队呐喊助威;中场休息时间,登场的节目不是啦啦队舞蹈,而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歌舞。现场解说员说的也不是英语,而是不断切换汉语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比赛奖品不是奖杯、奖金,而是牛、羊、猪等……这场接地气的比赛,就是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举办的‘村BA’。”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称,台盘村村民近年来自发举办篮球赛。去年,每场比赛平均吸引超过1.5万名现场观众。火热的赛事带动了台盘村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成倍增长。
(资料图片)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乡村地区举办的足球、篮球比赛广受欢迎。不仅当地人参与的热情高涨,许多游客也被赛事吸引,走进乡村观赛。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村超”有望拉动旅游发展,激活乡村经济。
“村超”“村BA”“村VA”等乡村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乡村体育赛事特色鲜明:一是立足本地的独特“乡土味”,将乡村体育赛事与当地文化特色融合,让人耳目一新;二是群众参与度非常高,无论是参赛队伍、参赛人员、赛事规则还是奖品形式,均由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决定,参与者乐在其中;三是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可以说,场面火爆的乡村体育赛事是各方参与者共同倾力打造出来的结果。
各地民众对足球、篮球和排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为乡村体育赛事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很多地方的群众有在农闲或重要节日举行盛大集体活动和民间体育比赛的传统。例如,在贵州省榕江县,足球运动一直备受群众喜爱,全县29.5万人中有5万多足球人口,为“村超”火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贵州省台江县,因举办“村BA”而大火的台盘村,每年都会在“六月六”吃新节时举办一些诸如“斗牛”“斗鸟”和篮球等赛事,篮球成为一项参与度最广、群众认可度最高的赛事。
中国乡村体育赛事的蓬勃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榕江“村超”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在脱贫攻坚期间,榕江聚焦“六大扶贫产业”,全面补齐和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短板弱项,如期实现了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丰厚的物质基础为乡村体育蓬勃兴起提供了稳定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乡村体育赛事的繁荣发展对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乡村经济和树立乡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乡村体育赛事已成为聚合人气的平台,不仅可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村民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激发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更好实现乡村善治和乡村现代化。此外,乡村体育赛事帮助不少原来渠道闭塞的乡村资源找到了出口,进而带动当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体育赛事火爆,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助力体旅融合目标实现;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农产品销售,实现体商融合,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近出台的《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专门针对乡村体育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举措,包括开展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体育人才下乡支教等专项活动,在“优师计划”“特岗计划”“国培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类计划”等活动中,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支持力度,配齐乡村体育教师和完善乡村体育教师补充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引导支持地方体育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讲授传统体育文化。这将为增加乡村体育人才供给提供强大助力。
未来,乡村体育赛事要实现有特色、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继续保持乡村体育赛事品牌独特性,即乡村体育赛事自身具有的独特性、价值性及短期内不可模仿性,换言之,乡村体育赛事的基础和“根”在乡村,要始终保持乡村体育赛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在“赛事+”上不断创新,在基础赛事上实现迭代、更新;三是多措并举确保后备人才源源不断。
(王玺荷采访整理)
原刊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21日 第 10 版)